查看原文
其他

亲情丨张卫建:我的“知青家庭”,五人返原籍上山下乡

关注本号☞ 新三届 2023-08-31

一个转身,光阴就成了故事
一次回眸,岁月便成了风景
作者简历
作者摄于2022年6月
张卫建,1957年生于重庆市垫江县,高中毕业后回原籍河北省涉县当知青。1988年毕业于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,1992年取得中央党校函授本科文凭。退休前在邯郸市总工会供职,目前暂居国外。系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,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。
原题
我家七姊妹



作者:张卫建

“兄弟姐妹原本是天上飘下的雪花,谁也不认识谁,落地以后,便结成冰,化成水,成为一体了,就再也分不开了。即使再次融化,也是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”
电影《我的兄弟姐妹》中这句形象动人的话,仿佛就是我们七个兄弟姐妹的微观缩影,也是我家七姊妹几十年的真实写照。
我家七姊妹三男四女,虽然都出生在上世纪40、50、60年代,最大的和最小的年龄相差整整20岁,如今大多已经退休。在我上下有三个姐姐、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,是典型的兄弟姐妹俱全,男男女女尽有的家庭。

七姊妹和父母合影,拍于1969年3月


涉县的“知青家庭”
河北省涉县,在晋冀豫三省交界,始于西汉,是“千年古县”,也是我们父母出生之地。
而今,在涉县刘张公路温村段前后,2016年由县交通运输局建设的涉县知青文化园,已成为这个山青水秀的地方,崭新的观光旅游打卡地。
据县有关部门统计,“文革”十年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名知识青年在这里“上山下乡”,分布在25个知青点。
在知青文化园陈列室,对我们家的“知青家庭”作了专门记载:“早年,父亲随129师刘邓大军南下四川,解放后全家南迁。1969年至1976年五姐弟相继回到老家涉县宇庄公社西安居村插队,成为颇具代表性的涉县知青家庭......。”
 同时,我们五姐弟中还有两人同在涉县插队的知青结为连理。
的确,我们兄弟姐妹七人,8年时间先后有五人高中毕业后都响应党的号召,从四川省回到原籍“上山下乡”当知青,在故乡同村民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经历了那个年月艰辛的插队生活。
两年多时间,有苦也有乐,有乐也有为。我们五姊妹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,赤诚为村民服务,尽心竭力在农村施展才干:
有的在村小学当教师,教书育人,培育下一代;
有的靠实干入了党,还被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,带领村民战天斗地;
有的被推选为生产队会计,为队里和乡亲们精打细算,颗粒归仓;
有的在公社支持下,用半年时间为6个村办起文图并茂的“阶级教育展览室”,供村民参观学习。......
今天,20多年的“知青”历史早已过去,但“知青”二字所蕴含的酸甜苦辣,只有亲身经历过那个岁月的人,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。
大姐和二姐,拍于1966年5月
大姐和二姐
我们的大姐和二姐,是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“老三届”毕业生。
在涉县太行山深处的阳索公路途中,有一个树多地多,地势相对平缓的小山村——西安居。在村中心的一处老宅新院门前,青石砌筑的竖庭对联文字“代马依北风,飞鸟栖故巢”和横批“一脉桑梓”,常常吸引着过往者评头论足。
这句选自汉代的诗句,是我根据自己家庭实际情况,请教友朋,精心选定。短短14个字,其实就是在诉说我们五姊妹的插队足迹,更是在告白大姐和二姐的南来北往经历。
这个院落,是我们的泥瓦匠爷爷那辈自建,距今有近200年历史。也是我们的父亲出生之地,母亲嫁娶之地,还是大姐和二姐生长之地。
1978年之后,近40年时间十几间老屋无人居住,损坏严重,几近坍塌。2018年春夏,我们兄弟姐妹齐心协力,用半年多时间就将大半个院落和房屋重新翻建,使老宅新院成为现实,也成为了大姐和二姐魂牵梦绕的地方,挥之不去的故土。
从四川回到原籍河北涉县当知青的兄弟姐妹五人。摄于1976年10月
这里,有她们婴儿的哭声,幼儿的笑声,还有1945年父亲参军后,她们跟随母亲相依为命,艰难度日的岁岁年年。直到1954年秋天,逐鹿中原,北战南征的父亲在四川省酉阳军分区转业后,按有关政策,母亲带着大姐和二姐才离开这里,到四川定居。后来,父母亲又养育了我们五个姊妹,成了名符其实的九口之家的大家庭。
年龄相近,经历相似,相貌相仿的姐妹,时常也拥有更多的共同之处。
大姐和二姐一同从北方到南方,一道上学读书,1969年2月又一起从四川省回到原籍河北省涉县“上山下乡”当知青。一块出工收工,一同劳动锻炼,一起回家做饭,一直在老屋南房的土炕上歇息。后来,又先后到县商业局参加工作,在涉县成家立业,而且各自都是养育了两个女儿,相依相伴35年从未离开,直到1982年6月大姐调到省城石家庄市工作。
大姐和二姐常对我们说,她们姐妹俩在一起的时间,比和父母亲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。一段真挚的姐妹情,无论时光多久,永远割舍不断,连绵不绝。
纵然时间和命运将大姐和二姐暂时疏远,分隔两地,但形影不离35年,赤诚相待35年,风雨同舟35年,手足情深35年,早已把她们紧紧连接在一起,成为我们年龄小一点的姊妹们终生学习的目标和榜样。

七姊妹摄于1982年7月


50年代出生的三人
明代冯梦龙在《醒世恒言》中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:“无巧不成书”。
在我们家5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的姐弟三人中,就有很多无巧不成书,无处不相逢,无缘不聚首的经历和足迹。
我们三人,出生地都是四川省垫江县(现隶属重庆市),都在秀山县上小学、读初中、念高中,都是高中毕业后于1974年、1975年、1976年,先后一个接着一个回到我们的老家“上山下乡”当知青,都在一幢老院居住,一间老房生活,一个锅灶吃饭。
之后,我们姐弟三人又先后来到邯郸市工作。如同接力长跑似的,你传给我,我传给他,你方唱罢我登场,你到哪里我到哪,60多年始终如一,相伴一生,至今不渝。
这近乎一模一样的人生过往,既让我们惊喜不已,又让我们分外珍惜,还让我们彼此相守,更让我们终生不忘。

50年代出生的姐弟三人,摄于1973年6月


从小在一起长大,读书在一个地方,下乡在一个村落,工作在一个城市,的确难得如此。但最让我们高兴和自豪的,是父母亲健在时每年春暖花开,都要先到邯郸我们三家轮流住一段时间,再到石家庄大姐家里居住,让儿女们有更多的同双亲说说话、唠唠嗑、聊聊天、尽尽孝心、表表敬意的良机。还让我们陪伴二老到八达岭长城、北戴河海边、天安门广场、安阳汤阴岳飞庙等名胜古迹观光旅游,留下了许多至今难以忘怀的念想。
后来,尽管父母走了,远离了我们,但姐弟三人的深情厚谊还在延续。除了逢年过节在各家团聚,平时每隔一阵,各家轮流做东,在餐桌上叙旧,在饭菜上互学,在食谱上切磋,在麻将桌上娱乐,以至于我们三家的饭菜品种、色香味型、方式方法等都几乎如出一辙。
如今,我们姐弟三人60多年在一起学习、工作、生活的经历又传给了儿女们和孙辈们。他们有的在一个城市工作,有的有相同爱好,有的彼此牵挂,时常联络,节假日相聚相会,生活中互帮互助,又在新的起点上庚续着血浓于水的血脉,传承着家国情怀的家风。

七姊妹和父亲合影,拍于2014年7月


最小的两个弟妹
前些年,著名评书演员刘兰芳在《岳飞传》中有句家喻户晓的经典台词:“小儿子,大孙子,是老太太的命根子。”
家庭生活中确有这样的现象,相随相伴父母一生,甚至养老送终,往往都是一家之中年龄最小的儿女。
我们家就是这样的家庭。60年代出生的妹妹和弟弟,是我们七姊妹中陪伴父母时间最长的儿女。无论父母在四川生活,还是后来回到河北涉县工作,姐弟俩都跟随父母,始终没有离开。即使我们五个年龄大一些的姐姐哥哥在四川到外地读初中上高中,后来又回到涉县“上山下乡”当知青,多年不在父母身边,三年五载难得相见,但两个弟妹自始至终,从小到大都同父母一起生活,一同生活,一块生活。
尽管后来姐弟俩参加工作,成家立业,有了儿女,各自居住,仍然也同父母团聚在涉县。三天两头探望父母,隔三差五送吃送喝,节假日子陪伴左右,双休时间做饭炒菜。尤其是每年春节都做四川的喜沙肉,炸四川的油巴巴,腌四川的泡辣椒,始终保持着父母喜欢的四川饮食习惯。以至于二老健在时常说,我们七个兄弟姐妹,饭菜做得最好的是小弟弟,照顾最多的是小妹妹,晚年享受到了两个老小的福分。
2008年3月25日,86岁的母亲离开我们后不久,还未到退休年龄的妹妹主动担负起了照顾父亲。让父亲一日三餐准时准点,主食副食应有尽有,父亲爱吃的辣椒炒腊肉、苦瓜尖椒炒肉丝、清蒸罗非鱼等菜肴,一年四季从不间断,春夏秋冬都在餐桌。无微不至的精心照顾,使父亲的精神面貌比母亲离开时好了许多,身体也健康很多,体重也有增加,心宽体胖地度过了晚年岁月,直到2015年4月8日91岁才因病离开我们。
父母走后,平常时间和逢年过节我们回到涉县,都吃住在妹妹和弟弟家,如同接待站一样分外亲切。这几年因为疫情,外地的哥哥姐姐们有时不能在祭祀时日到父母墓前尽忠尽孝,都是两个小妹小弟代替大家完成心愿,传递衷情,寄托哀思。
随着父母远去,虽然天人永隔,但两个小妹小弟对父母的那份情愫,那份敬意,那份爱心,那份跨越五六十年的父女情、父子情和母女爱、母子爱,定会永远屹立在人世间,矗立在我们兄弟姐妹的心中。

七姊妹摄于2016年7月

离开我们的二姐
月有阴晴圆缺,人有悲欢离合,此事古难全。
我们谁也没有想到,大家敬重的二姐2020年10月5日在涉县医院因病走了,走在中秋和国庆双节相连的8天长假中,将平凡的一生定格在73岁。
都说好人一生都在做善事,做好事,直到生命最后一刻,还在为别人着想,因而才有“吉人自有天相”、“好人一生平安”的教诲和祝福。
虽然我们姊妹七人,但在涉县工作的只有三人。1979年父母从四川回到涉县工作生活后,两个弟妹年纪还小,我们四个大一点的姐弟在石家庄和邯郸工作,不在双亲身边,二姐就过多承担了照顾父母的任务。
平常只要有空,二姐都要到父母家走走看看,有时一天去好几次。小到打扫房间、收拾洗涮、料理家务,大到父母住院陪床、看病输液、办理存储,以及父母亲双方亲友的家常事、红白事、礼尚往来、日常走动等,都是二姐打理、协调和牵头处置,让我们几个不在父母身边的儿女,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。
人有生死三千疾,惟有思念不可医。二姐的突然离去,不仅使她的家庭不再完整,也使我们兄弟姐妹不再齐全。我们也再没有二姐,也不能再面对面唤她一声“二姐”了,尤其是我们兄弟姐妹们再也拍不成七人合影了。这既让我们始料不及,又让我们思念不已。
国内的姊妹们在二姐患病和离世前后,无论远近,感同身受,多次探望,陪护陪伴,料理家事,竭尽所能给予照顾。在祭祀日子还香纸寄情,鲜花敬献,深情缅怀。
年长二姐的大姐更是一时难以接受这残酷无情的现实,多少回独自沉思,多少次回味过去,思念万千难解忧。想到前些年给二姐、三姐和小妹买了同一款型的连衣裙,设想姐妹四人穿上拍个合影,留个念想,但却未能实现这个夙愿,大姐遗憾万分。大姐和二姐从小到大,从幼年、少年、青年到中年,一直在一起,姐妹相依,情深谊重,以至于二姐弥留之际都说不清一句完整的话时,却清楚的叫着姐姐、姐姐,直到最后。
我也是如此。由于出国照看孙子,国内外突发严重疫情,难以回国,未能在二姐最后时刻面见一眼,送二姐最后一程,成为了我的终生憾事,心中久久不能解脱。我还有很多话要对二姐说呀!只能写一篇发自内心,泪目而成的散文《思念二姐》寄托我的无尽思念。还想等到不久的日子回国后,去二姐坟前叩首泣拜,尽情诉说姐弟情、血脉情、骨肉情。
而今,二姐离开我们两年多了。此时此刻,我们是多么思念二姐呀!
无助的我,在异国他乡祷告上苍:愿二姐在天国没有病痛、惊扰和折磨,惟有安好;也愿逝者安息,生者坚强,天上人间皆珍重,家家安康,户户安宁,人人安然幸福。

五姊妹摄于2016年4月


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曾有一副题词,写的是“西谚曰血浓于水,东古训唇齿相依。”
半生父母恩,一世姊妹情。拥有兄弟姐妹,从小有人牵手,长大有人陪伴,老了有人思念,是人生的最大幸事,是生活的莫大幸福,也是父母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厚礼。
因为姊妹们不仅有着共同的双亲,还有相仿的容貌身材,相似的生活习惯,相类的成长环境,相近的经历足迹,尤其是流淌着相同的血液,根连根,心连心,一脉相承,骨肉相依,是父母故去之后,双亲在用另一种方式陪伴我们,牵挂我们,安慰我们,连接我们,关爱我们。
相知无远近,万里尚为邻。此生有幸做手足,来世不会再遇见。我们姊妹七人,如今身在国内外,居住多省市。虽然二姐走了,但我们更加珍惜大家在一起的时光,平常日子微信联系,三天五日语音交流,同城同地频繁走动,谁家有事尽力帮衬,路途遥远难得相见,视频群聊更是期待,依然保持着父母和二姐健在时那份姊妹深情和手足大爱。
也正是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,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,同心同德,珍惜珍爱。遭遇不幸同应对,面临窘境同相助,艰难困苦同分担,喜怒哀乐同分享。无论走多远,心都不会疏远。不管身在哪,都会彼此挂念。陪伴着我们走过每一个难忘的日子,谱写着我们浓郁的情谊、芬芳的生活、多彩的人生。
李辰汐曾说:“兄弟姐妹是父母走后,我们在这世间最亲的人;是一生之中,陪伴我们时间最长的人;是我们这辈子,需要好好珍惜保护的人。”
至理名言,我深以为然。 

2022年11月5日

写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


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
给老编续杯咖啡
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

刘光生:像林道静的二嫂,
惨死在唐山大地震
赵柏生:哥哥是荒原上的一朵小花
陈益民:那个午夜,我被僵尸围困
刘卡苏:儿时的小饭桌,
浓缩着家的记忆
李杜:一张小饭桌送走四个大学生
苏斐:我的双胞胎姐姐
陈卫红:追随哥哥读共同的大学
周小六:家有“七仙女”
礼露:大年初一哥哥走了
韩晓秋:永远的白马王子
郑忆石:姐姐哥哥的插队生活
陈原:哥哥投身发明四十年
杨劲桦:我哥哥的三个朋友
蒋蓉:哥哥的小芳
史岚:我和哥哥史铁生
郑忆石:饥饿像魔法,
瘦得我们兄妹脱了相
庞沄:姐姐和我的青春祭
夏娜迪:知青姐姐人间最后时刻
老鬼:姐姐徐然想出《血色黄昏》书名
韩晓秋:我与夫家六姐妹的姑嫂人生
韩晓秋:二姐,生不逢时的天才
梅长钊:我的姐夫陈天佐
金科:俩舅舅在台湾,
弟弟灰头土脸被退兵了
邵巍:他第三次考入北大
薛虹:我14岁上北大,
我弟弟进北大才13岁
韩晓秋:弟弟,全家人的骄傲
老鬼:小胖姐姐死得好冤枉
吴鑫娣:5岁时姐姐背着上学堂,
15岁考入复旦物理系
胡道轨:18岁妹妹插队回老家
胡道轨:七妹的病退
刘丰农:苦难中的母亲
魏伟:三兄妹先后考上大学
盖生:兄妹五人的逆袭人生
田辛:扒火车接年幼的妹妹去插队
朱永慧:我和妹妹走进同一所大学
于向真:我的庆哥 
不想与您失联
请关注备用号
余轩编辑、子夜审校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